2014年1月7日,年已107岁的邵逸夫,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创办人,静静地辞世。此时,他的身后留下了超过200亿的遗产。然而,令人震惊的是,他的四个子女竟然没有一个继承这份巨额财富。最终,邵逸夫选择将所有的遗产捐赠给了“邵逸夫慈善信托基金”,而非将其分配给自己的子女。
这一决策,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?关键与邵逸夫的婚姻生活紧密相关。
邵逸夫于1907年出生,父亲邵玉轩是上海知名的颜料公司老板,并涉足漂染、财务等多个行业。作为家中长子,邵逸夫自小便显露出出色的商业才华。然而,奇怪的是,邵家的兄弟姐妹们并未继承父亲的商业天赋,反而都对娱乐和电影产业充满了浓厚兴趣。邵逸夫却并未在电影界的兴趣上停步,他与三哥邵仁枚在1930年共同创办了邵氏兄弟公司,二人完美地将个人爱好与事业结合,迅速收购了多家影院。
不久之后,邵逸夫接手了新加坡的业务,迅速在当地建立了广泛的商业关系。他的朋友圈中,有一位富商余东璇,余东璇的女友黄美珍,也让邵逸夫深深着迷。黄美珍曾被余东璇送到美国深造,也有着对电影产业的浓厚兴趣。邵逸夫第一次见到她时,便对她一见钟情,了解到她在电影行业的丰富见解后,他对她愈发倾心,最终两人建立了恋爱关系。
展开剩余76%不久后,邵逸夫与黄美珍结婚,而余东璇也以娘家人的身份,豪气地为这段婚姻赠送了50万天价嫁妆。婚后的日子里,邵逸夫和黄美珍感情深厚,她不仅支持丈夫的事业,还将自己的嫁妆投入到邵逸夫的电影公司中,并为邵逸夫生下了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,家庭生活和谐而美满。
然而,二战爆发后,邵逸夫的公司遭遇了巨大的冲击。邵逸夫因拍摄反日影片而被日军拘禁,甚至遭受了惨无人道的折磨。在这一艰难时刻,黄美珍挺身而出,不仅尽全力支撑邵氏的事业,还竭尽所能寻找各种途径帮助丈夫获释。最终,在她的努力下,邵逸夫得以重获自由。
经过这番波折,邵逸夫对黄美珍的感情更加深厚。他曾多次公开表达:“我有一个一等一的妻子,回到家中,我没有任何烦恼。”然而,人生的感情并不总是那样简单。在1957年,邵逸夫与黄美珍的婚姻出现了裂痕。邵逸夫在回到香港后,偶然邂逅了一个18岁的年轻女子,方逸华。这一邂逅,彻底改变了他与黄美珍的关系。
方逸华比邵逸夫小了整整27岁。最初,黄美珍并未过多在意,认为丈夫或许只是感到新鲜,过一段时间自然会恢复平静。然而,她并不知道,方逸华并非普通女子。她不仅继承了母亲的美貌和歌唱天赋,还具备了深厚的洞察力和韧性。方逸华的目标非常明确,她希望能够在自己的事业上独立成长,并且绝不允许为任何男人放弃自己的梦想。
邵逸夫被方逸华的决心和野心深深吸引,并大力支持她去追求歌唱事业。在她逐步崭露头角后,邵逸夫将她带到了邵氏公司,且为她提供了从最基层做起的机会。方逸华从公司基层做起,逐步了解公司各个部门的运作,几年后,她被晋升为制片人。方逸华的事业进展虽然缓慢,但她的每一步都在为将来成为邵氏真正的管理者铺路。邵逸夫很快发现,方逸华的管理能力远超自己,甚至对公司发展有着深远的洞察。
方逸华很快成为邵逸夫事业上的得力助手,与他几乎形影不离。黄美珍意识到自己的地位开始受到威胁,但面对比自己年轻三十多岁的女人,她并未与丈夫产生正面冲突。黄美珍自己放弃了事业,专心照料家庭,直到孩子们长大,才逐渐感到孤立。
她的四个子女都非常优秀,尤其是长子邵维铭,他在牛津大学学习,成绩卓越。但这些子女并未能与父亲维持良好的关系。邵逸夫的两个儿子曾多次试图劝说父亲放弃与方逸华的关系,却始终未能成功。最终,邵逸夫的两个儿子甚至退出了邵氏的董事局,与父亲彻底断绝了联系,长达二十年之久。而两个女儿也选择与父亲断绝来往。
黄美珍的去世,对邵逸夫和子女关系的影响并未减弱。1987年,黄美珍去世,邵逸夫在十年后与方逸华注册结婚,这一举动再次激起了子女们的愤怒。尤其是在母亲去世之后,邵逸夫却仍然与情人结婚,这让他们难以接受,也让他们对父亲的感情愈发冷淡。
2014年1月7日,邵逸夫在107岁高龄时去世。他的长子邵维铭和幼子邵维钟出席了葬礼,但他们对继承父亲遗产毫无兴趣,甚至对邵逸夫将遗产捐赠给慈善信托基金的决定,也表现出冷漠。对于他们来说,能够参加父亲的葬礼,已经算是尽了孝道。
邵逸夫的一生,虽然财富惊人,但家庭关系却一直充满波折。直到他去世后,邵家兄弟的内斗依然没有平息。正如许多人所感叹的那样,邵逸夫的巨额财富虽然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,但他与家人之间的隔阂,却让这段财富背后的故事充满了无尽的唏嘘。
发布于:天津市合法的股票配资平台,摩根证券,股票配资在线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